ENGLISH 返回校园网

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水产生物学高峰论坛

发布于:2021-12-10

 2021126-2021128日,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生物学高峰论坛先后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肖武汉、徐镇、何舜平、孙永华4位研究员。本次高峰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行,由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鹏教授主持。

 肖武汉研究员以“鱼类抗病育种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前景展望”为主题,介绍了寄生虫、细菌和病毒造成的鱼类病害损失,以及抗病面临的困境。从而引入了抗病毒新品种的培育,对鱼类先天性免疫系统的研究,接着介绍了Foxo3b、Sirt5/7、Phd3、Prmt2/3/7等负调控因子对于养殖鱼类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的负调控机制,一些鱼类在这些负调控因子敲除后,表现出了抗病毒且耐低氧的特性,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鱼类抗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经济鱼类育种做出重要的理论指导。

 徐镇研究员以“Novel roles of teleost IgT and mucosal B cells in antiviral immunity”为主题,从抗免疫的功能到器官的进化,再到黏膜B细胞水平,层层递进,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鱼类在病毒感染时,黏膜B细胞、T细胞的互作应答机制和下游的信号传导途径,尤其是其中免疫球蛋白IgTIgDIgM所发挥的作用。最后还提出了几点展望:IgT在未来能否成为鱼类精准抗病选育指标之一、鱼类免疫球蛋白在维持黏膜微生物稳态中的功能以及IgT靶向的益生菌为递送载体的鱼类黏膜疫苗的设计,这些为鱼类抗病育种设计提出了新思路。

 何舜平研究员以“鱼类的适应性进化:一场四亿年的战争”为主题,从高原到深渊,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鱼类适应性进化的故事。高原适应的代价使鱼类丧失了大部分的目、科、属等。发现HIF1α蛋白的表达量对鱼类适应高原环境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比较转录组的组学分析,得出三种高原鱼类:鲤科、高原鳅属、鰋鰷鱼类相对于低海拔鱼类,进化速率均显著加快。报告中还介绍了在深渊狮子鱼研究成果,发现该鱼在适应深渊环境过程中,进化出了开放性骨骼,从而鉴定了影响头骨发育的关键基因,并在斑马鱼中进行了功能验证。最后,为我们分享了其研究团队正在进行的万种鱼基因组Fish10K计划,使大家深受启发。

 孙永华研究员以“鱼类配子发生与‘借腹生殖’育种”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团队的最新的研究进展。高效繁育和优良品种是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基本前提,而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繁育困难,种苗短缺,品种退化。基于这一现状,团队研发了鱼类基因编辑配子的“借腹生子”新技术,该技术的开发是快速定向培育优良品种的关键。同时该团队规模化基因编辑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带领建立了我国斑马鱼资源库,现为国际三大斑马鱼资源库之一,推动我国成为国际第一斑马鱼产出大国,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本次高峰论坛中,共有超过700人次师生在线聆听报告,四位研究员所带来的前沿知识和科学技术深深的吸引了在线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每位研究员报告结束,都有众多研究生提问,研究员们的耐心解答让大家豁然开朗。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良标教授、邹钧教授、胡鹏教授、关桂君教授等老师与研究员们之间的深入探讨交流也让同学们直呼过瘾,受益匪浅。


【专家介绍】(排名不分先后,以汇报顺序为参考)

1. 肖武汉, 博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获学士学位; 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做博士后, 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 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Faculty member);从2005年12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 2006年8月至10月在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任研究顾问(Research Consultant)。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耐低氧的分子机制与耐低氧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基础、鱼类抗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与抗病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基础、鱼类低氧胁迫反应与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交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近些年相关研究发表在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EMBO JournalDevelopment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等。

2. 徐镇,博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聚焦于鱼类黏膜免疫学研究。揭示了鱼类免疫球蛋白和B细胞的产生与增殖规律,阐明了鱼类黏膜免疫的适应性应答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oS PathogensiScienceJournal of Immunology等。

3. 何舜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标本馆前馆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鱼类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组责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第六届委员。任《中国动物志》编委,以及《生物多样性》、《动物学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和Water Biology & Security等杂志编委。从事鱼类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工作运用了生物技术、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发现了鲤科鱼类系统发育新的模式,保持了对鲤形目鱼类系统学研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基于多组学深入探究了青藏高原和海斗深渊等极端生境下鱼类适应的遗传基础;对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转变进行了深入研究。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主持和承担了欧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课题和重点基金、国家863项目和973专题等重要课题。主导提出“万种鱼基因组计划(Fish 10K)”。累计发表论文282篇,发表杂志包括CellNatur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olecular EcologyME Resource等国际著名期刊。

4. 孙永华,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97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鱼类生殖细胞发育与定向育种研究,阐明了鱼类配子发生和早期发育的关键因子及其作用机制,首创鱼类基因编辑配子“借腹生殖”技术,在Cell ResearchGenome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Biology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牵头建立学术界首个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主持建成全球三大库之一的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撰稿人:张晓雯、焦荷、邵琪、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