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8-04-24
4月21日,我校参加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的教师翟万营和童剑锋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搭乘“雪龙”号顺利返抵上海。两名教师分别执行陈良标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鱼类免疫在极端环境下的进化研究”和童剑锋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南极磷虾宽频超声波散射特征及资源量估算”。本次科考历时165天,途径新西兰基督城、罗斯海、中山站、麦克默多站、阿蒙森海,总行程3.8万余海里。
在本次南极科考过程中,翟万营主要负责南极鱼类样本和水体环境样本采集,共在南极罗斯海新建站、中山站、麦克默多站采集包括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hamatus)尖头裸龙鰧(Gymnodracoacuticeps)、伯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bernacchii)及多种Trematomus属南极鱼类样本60条,同时采集水体样本30个。根据项目研究需要,翟万营对样本进行外形测量,血液抽取和进行解剖、组织保存,进行大片段DNA提取,同时在现有条下对采集样本进行短暂驯化养殖和前处理工作。本次样本采集为深入开展鱼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与进化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和前期准备工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童剑锋携带我校自主研发的宽带声学测量系统,一共获取了14个站位214GB的宽频超声波回声散射数据;并且在阿蒙森海37个考察站位使用雪龙船上的科学鱼探仪系统EK60进行了生物散射层观测,同时协助对EK60进行了系统校正;在雪龙船航行期间还作了“声学方法在海洋生态系统观测应用”的交流报告。
宽带声学数据采集
“雪龙”号上学术交流
(供稿:水产与生命学院 海洋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