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返回校园网

新民晚报:极地科考协作最重要 听“雪龙”号科考队员讲述南极那些事儿

发布于:2018-04-24

008.jpg

来源/视觉中国

新民晚报讯(见习记者 郜阳)今天上午,“雪龙”号科考船载着成果满满的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一行人凯旋,回到了上海浦东的家。新民晚报记者采访到了首次出征极地的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翟万营,听他讲述他身上的科考故事。

翟万营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的相关科考任务,参与执行鱼类免疫在极端环境下的进化研究,调查南极亚目的鱼类免疫生理学和细胞生理学,包括血液,心脏、肌肉等进行细胞组分的分离和组织切片处理以及调查南极鱼类免疫活性与季节和温度的关系。在出发前1个月,他就开始准备本次科考所需的实验仪器、耗材、试剂配置,并进行了仪器的调试。出发前几天,他专门去“雪龙”号送了一趟仪器,这些大家伙们可让他费了不少心。

恩克斯堡岛近岸的陆缘冰很多,无法按原计划用小艇卸运物资,只能通过直升飞机吊挂。为了加快装卸货速度,翟万营和不少科研人员也一齐上阵。“我们当时负责物品的捆绑,当直升机钢缆垂下后,还要负责摘挂钩。”

对翟万营来说,最宝贵的就是停船捕鱼的时间了。有一次,“雪龙”号在罗斯海域抛锚了半小时,这30分钟的时间对翟万营来说可是“黄金期”。为了尽可能减轻对南极生态平衡的影响,科考队员并不被允许用网来捕捉。翟万营用垂钓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里钓上了20多条鱼,这让他欣喜不已。“这对我们研究极地鱼类非常关键。”因为科研需要,翟万营还曾经在“雪龙”号上养过一段的极地鱼。“我们实验室在船中部,捞海水得去船尾,来来回回得折腾十多次。”

在翟万营看来,南极科考很重要的一点是协作。“我之前有一个仪器器件出了故障,在队友的帮助下才恢复正常运行。如果没有团队其他成员的帮助,遇到困难真是欲哭无泪”。翟万营告诉记者。

(来源:《新民晚报》,2018年4月21日)